近期,《互联网周刊》发布信创产业独角兽100强名单,天云数据凭借国产HTAP数据库和AI平台设施荣选本次百强企业。

HTAP数据库:计算架构变革的“新基建”
信创根基关乎国之重器,纵观10余年数据中心架构变革,HTAP数据库也堪称计算架构变革的“新基建”,代表数据库发展的未来趋势,即将拉动后IOE时代的数据驱动业务,完成升级 Oracle 的市场需求。
2013年以来,国内去IOE浪潮如火如荼,针对“去O”这个问题,天云数据做了一两个大型商业银行的 Oracle 替代,但很快发现,它的真实市场并不是点对点替代,而是在整个需求发生升级迭代的过程里出现一个新的消费市场,即 Oracle 在做的是几百万条交易规格的强一致性,不仅是性能,更重要的是数据的移动性、计算框架的变化,比如联机事务同时要做大规模并行计算。以前大数据挖掘的机器学习也要跑到这个数据平台,对计算场景的通用性、即时性和全量数据的这些要求都是传统架构无法适应的。现在看到的更多的是,不是替代 Oracle,而是如何升级 Oracle 的市场需求,即混布数据库。
现在,天云的混布数据库Hubble可以处理其中超过两千的核心表,400 多亿条交易数据,56只交易,性能测试满足 500 并发用户,500 毫秒的交易响应,每天的在线交易额,包括柜台、手机银行、网银,两百多万,占整个 A 类银行核心系统交易种类的10%。现在,国内少数几家商业银行都换成分布式系统了,但还都是在 MySQL 开源体系中,天云是唯一一个在分布式的 New SQL 下面去做的。这个是“去 IOE” 最根本和彻底的。
HTAP数据库:数据库发展主流与国产自主之路
国外厂商对国内银行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从小的方面来说,银行已经失去了议价能力;从大的方面来说,已经危及国家安全。因此,出于国家安全和银行降低IT成本的双重要求,急需寻找创新解决方案。
作为关系型数据库的王者,在中国市场同样面临了来自技术的与政策方面的双重挑战。Oracle一方面在分布式、开源开放等方面面临No SQL等产品技术在细分市场的挑战,另一方面在政策上面临来自国产化、安全合规的挑战。
国产自主数据库需要原创的“硬核”产品,而不是封装开源代码的“软壳”产品。代表数据库未来发展趋势的HTAP,也将成为数据中心变革的新基建,拉动万亿投资。

因此,HTAP混合事务/分析处理模式成为数据库发展的一个新要求,必将成为数据库发展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