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京津冀智慧医疗创新论坛在津举行。作为承载63名千人计划,孵化252家企业的医药研发与技术创新高地,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积极衔接京津两地各方资源,联合具有人工智能行业顶尖技术的天云大数据,在天津滨海新区科工委指导下成立医药智能研究平台。依托于三方优势力量,力争打造一流人工智能医药研发平台、培养优异医药智能人才、输出顶尖人工智能医药研究技术。

本次论坛由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和工业创新委员会主办,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天云大数据、泰达科技发展集团共同承办,北京水滴公司、蓝卡健康医疗集团、普迈康精准医疗公司、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京津两地智能医疗研发与应用公司和科研机构出席论坛,数十位业内专家共话人工智能在医疗中的应用,探索医药智能发展新机遇。

 

 

AI+医疗具有非凡的发展潜力和想象空间

高盛发布报告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不断整合,全球医疗信息领域的效率将持续提高,节约研发及增效成本价值超过每年280亿美元。而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7年超130亿元,同比增长40.7%,有望在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200亿元。

近两年,国内陆续有企业开始尝试人工智能的医药和医疗研发,但整体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亟待构建人工智能医药研发平台,利用人工智的科技力量助推我国人工智能医药研发走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前列。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与天云大数据此番联合发起的医药智能研究平台,即为此间有益尝试。

天云大数据使用深度学习、复杂网络进行蛋白靶向预测与多维数据全景展示

天云大数据CEO雷涛在主题发言中提到,医药智能研究平台未来将致力于人工智能为医药研发赋能,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分析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新药研发;通过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分析大量生物科学信息进行药物活性、安全性与副作用预测;以及通过深度学习新药物靶点发现研究新型组合疗法;通过深度学习对基因变异点检测;通过在线全量数据分析的可穿戴设备进行监测疾病,在多重生物医药领域广泛合作。

 

天云大数据主要提供各行业通用的人工智能PaaS平台,即服务AI的AI,为开发AI应用的企业、团队或科研机构提供人工智能工具,加速AI开发的工程化、流程化。

天云大数据同时进行了基于药物靶点蛋白数据研究对药物适应症的作用关系演示,通过天云的人工智能Maxim AI平台,将具有高维特征的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利用随机分布森林算法对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建模,结果区分度较高,同时使用复杂网络全景展现了之前只能两两展示的多维数据,演示数据表明人工智能应用于药物适应症和副作用预测前景广阔。

 

京津智慧医疗论坛百家争鸣  共话大健康产业发展

水滴公司健康业务总监梁玉芹进行了水滴医疗数据探索与应用报告,指出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筹款医疗数据公司,水滴已经进行了大病用户,慢病用户,健康用户的多维度用户数据分层,希望利用100万大病用户数据打通支付和医疗服务的闭环,与高校、药企共同利用医疗临床数据,水滴数据对各地公共卫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与医疗、保险服务具有广阔合作空间。

蓝卡互联网公司技术总监宋均涛进行大数据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报告,蓝卡公司是集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与实体诊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型医疗服务机构,拥有医联网系统,形成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养老医疗模式,拥有融合讯飞语音AI技术的智能药房,融合商汤科技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推广慢性病在社区的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诊断,在蓝卡工作站融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拥有1300万会员的海量居民健康档案,利用健康大数据辅助居家养老,便捷养老,智慧就医,同时进行慢病管理,希望整合全行业资源,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圈。

普迈康公司创始人王欢博士进行了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及应用报告,普迈康是天津国际生物研究院重点扶持的孵化项目,致力于肿瘤精准医学决策支持辅助系统,通过数据的匹配应用,服务肿瘤患者,帮他们找到精准治疗方案,通过数据解读找到了靶向治疗的机会,更多文献挖掘,深度数据挖掘显示靶向治疗可让患者延续生命几年以上,结合突变点生物学功能寻找靶向治疗与化疗结合,帮助医生在常规治疗方法之外,找到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个性化数据解读方案,目前普迈康已形成肿瘤诊疗图谱,为医生提供最前沿可靠的专业查询工具,为医疗分诊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段峰教授进行了基于脑肌电的医疗康复机器人技术及脑机接口未来趋势报告,指出未来方向是实现从机器人到基器人,结合脑肌接口与机器人控制技术,脑仿真计算。

南开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谢茂强进行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联合用药研究报告,提出多药物联合用药中的人工智能应用问题,在分子层面研究,采用人工智能算法用于大规模药物相互作用预测,基于药物相互作用的大数据做相互作用预测。

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王嫄进行短文本理解-智能医药视角介绍报告,提出进行药物不良反应数据收集,临床风险评分,促进医学指南缩短更新周期,新食源性疾病预测等课题。

天津滨海新区科工创新委党组书记陈良文发言指出,人工智能进入生活方方面面已是必然趋势,滨海新区会为智能医药项目提供相关扶持方案,为人工智能产业链协同积极做好战略性布局。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党委书记黄亚楼为论坛进行了总结性发言报告,黄书记指出,人工智能产业与大健康产业结合,将滨海新区智慧医疗做大做强,促进相关产业项目发展,大健康产业正当其时。大健康产业涉及高科技化,精准化,智能化,融合化四种发展趋势,《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公布164家企业上榜,其中大健康类占据14家,其中包括与会的蓝卡健康。智能技术是一种赋能技术,弥漫影响到所有行业,到2020年,全球数据容量将会达到40ZB,相当于平均每人拥有5247GB的数据,如今已进入数字文明时代,数据是资源,数据是我们每天工作的对象,要从数据角度考虑问题,要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近期,阿斯利康最新报告提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正在颠覆药物研发,人类与机读数据并存的药物研发趋势;同时提出利用AI帮助IMED科学家,大数据分析有助于传统病理学进入21世纪,利用AI数字病理学,自动进行组织生物标记与正确使用药物,同时利用基于AI 的决策支持系统时刻监测药物安全等众多AI与医药结合的发展趋势。

纵观海内外的现实进步与发展蓝图,AI与医药结合的现实可期,未来不可限量,京津冀智慧医疗创新论坛将持续关注智能医疗的国际国内发展,作为国内医药智能研究平台,将不定期发布海内外最新AI+大健康产业项目最新发展报告。